漢聲童話

# 二月二日 土地公誕辰 土地公和土地婆

今天是土地公生日。小朋友,我相信你一定看過土地公。早些時候,每個月的初一、十五和土地公生日這天,大家都要去祭拜土地公。而土地廟前的空地,更是小朋友最喜歡玩耍的地方。所以土地公雖然是個小神,卻是和人們最為親近呢!

幾乎所有的土地公神像都是一個胖胖的老頭,有長長的白鬍須,臉色紅潤,露出慈祥的微笑,看起來十分和藹可親。你看到的土地公也一定是這樣的吧!

各地所供奉各種造型不同的土地公。其中左下角是土地婆。

不過,因為土地公是每一個地方的保護神,所以各地的土地公都有不同的傳說和故事。小朋友,現在我告訴你其中一則傳說:

從前,有一個收稅官,名叫張福德,他非常愛護百姓。如果百姓一時繳不出稅,他就會寬緩些日子。要是有人真的沒有能力繳稅,他就自己拿錢貼補。百姓遇到困難,他也會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們。每天就看他流著汗,在田埂間、市街上奔來跑去,為人們的事情忙碌。

張福德死後,新任的稅官很壞,不但催逼百姓納稅,更時常虐待他們。沒過多久,大家感到痛苦萬分,實在受不了了。於是有人說:“如果張老爺還在,那該有多好!”

“是啊!從前都靠他愛護我們,我們才能過著好日子。”

“我們為他立個祠吧!這樣他的神靈也一樣能保護我們,照顧我們。”

大家都非常想念張福德的好處,所以都贊成這個主意。於是,他們就在田野中風景最好的地方,為張福德和張夫人立了一座小小的祠廟,尊稱他為“福德正神”,他就成為當地的土地公了。

百姓們常去土地公祠燒香祭拜,向土地公祈求庇佑。他們望著土地公的塑像,彷彿又見到張福德生前為百姓的事在奔來跑去的模樣。

本來,土地祠都奉祀土地公和土地婆,但是,現在許多土地祠都只有土地公,不再奉祀土地婆了。小朋友,你知道為什麼嗎?這也是有一段故事的。

古時候,土地祠中同時放著土地公和土地婆的塑像。土地公很仁慈,每天笑容滿面;土地婆很自私,每天板著面孔。

有一天,一個穿著破衣服、面色憔悴的人來到土地祠中祭拜,向土地公的塑像祈求說:“土地公啊,我為什麼總也富不起來?為什麼連飯也吃不飽?求求您,賜給我一些財寶吧!”

土地公看到他面黃肌瘦,很同情他,就想給他一些錢。沒想到土地婆突然開了口,對土地公說:“不行!如果窮人都來求財,你的財產全分給他們。那麼,當我們女兒出嫁的時候,會連抬轎伕都僱不起。不行!不行!”

土地婆凶巴巴的,不允許土地公賜錢給窮人,土地公沒法子,只好對窮人說:“你回去吧。以後你只要努力工作,我會在暗中保佑你,讓你得到你應得的財物,不再過苦日子。”

又有一次,一對夫婦來土地祠祭拜,點起香,說:“土地公、土地婆,請賜給我們福氣,讓我們世世代代都享福。”

土地婆不等土地公開口,就先大聲嚷道:“不行!如果大家都來求福,你把福氣全分給他們,我們自己就沒有多餘的福氣了。不行,不行!”

土地婆惡狠狠的,說什麼也不願意賜福給別人,土地公沒法子,只好對那夫婦說:“你們回去吧。以後你們只要誠心做善事,我會在暗中保佑你們,使你們得到應得的福分的。”

從此以後,大家都知道土地公的仁慈和土地婆的自私了,所以百姓只蓋土地祠奉祀土地公,沒有人再奉祀土地婆了。

小朋友,你下回看到田野邊可愛的土地祠和慈祥的土地公時,不妨也向土地公祈求一下,讓他保佑你讀書讀得好。說不定,小小的土地公也會開口對你說:“只要你勤奮用功,我會在暗中保佑你,讓你成為最有用的人。”

土地公廟是農村田園中,不可缺少的景觀。從前,每個月初一、十五和土地公生日這天,大家都要去祭拜。小朋友也喜歡在土地廟前的空地上玩耍。

給媽媽的話:

中國幾千年來,一直是農業社會,和土地的關係非常密切,所以一向把“后土”和“皇天”並列祭祀。古代又把土地神稱為“社神”,春天向社神祈求豐收,秋天向社神答謝豐收,分別叫“春社”、“秋社”。到了今天,土地公已經擴大了含義,除了是土地神外,更被一般人看作保護平安、賜財賜福的神明。

●大圖為故事性彩畫。圖中呈現土地廟立於鄉村田邊大樹下的樣貌,並描繪插秧、耕作等農事,與遠景農舍後的防風林、稻草堆,同為傳統農村常見的景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