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聲童話

# 一月三十日 雷公與閃電娘娘

春天到了,天氣漸漸暖和了。過了農曆“驚蟄”的節氣以後,天空就經常會有打雷的聲音,“轟隆轟隆”的巨響,把冬眠中的螞蟻、蜜蜂、小蛇等都給驚醒了,紛紛從洞穴裡爬了出來。於是,大地又恢復了一片熱鬧的景象。

每當打雷之前,天空都會出現一道強烈的光,那就是“閃電”。為什麼會先有閃電,然後才有雷聲呢?

據說,在很久很久以前,天上住著一位負責打雷的天神,叫做雷公。他長得濃眉大眼,尖尖的嘴巴很像鳥嘴,背上生著一對翅膀,力氣很大,聲音更是洪亮。雷公的性情雖然有點急躁,但是心地非常正直。玉皇大帝派他在下雨天時出巡,專門懲罰那些為非作歹及糟蹋糧食的人。他手上有兩件武器 斧頭和錘子,當他看見地上有人隨便糟蹋糧食,只要舉起武器,驚天動地地大喝一聲,就把那人給劈死了。

有一年春天,雷公又駕著黑雲,拿著他的武器,到南方出巡去了。

在南方一個小村落裡,住著一位年輕寡婦,她丈夫很早就死了,沒有兒女,只有她跟年老瞎眼的婆婆相依為命。她們的生活很窮苦,但是媳婦非常孝順,每天努力工作,換來一點點珍貴的白米,她把白米煮成噴香的米飯,通通讓給婆婆吃,自己卻是吃不花錢的胡瓜子過活。她又怕婆婆知道她吃胡瓜子當飯會傷心難過,所以總要裝成飯很香,吃得很飽的樣子。

有一天,在吃飯的時候,婆婆終於發現了媳婦吃胡瓜子的祕密,非常不忍心。那時,天空正下著細雨,她趁媳婦轉身到廚房去,偷偷把自己的白米飯與媳婦碗裡的胡瓜子調換過來。媳婦回來看到了,又要把白米飯給婆婆吃,於是兩個人就推推讓讓起來。爭到後來,媳婦只好把那碗胡瓜子拿到屋外倒掉。

這時候,天空烏雲密佈,雷公正駕著黑雲從這兒經過,他看到一個女人把一碗像是白米的東西倒在地上。雷公很生氣,他想:“簡直是糟蹋五穀,太可惡了!”雷公狠狠地舉起斧頭來,“轟隆”一聲,就把孝順的媳婦劈死了。

這個可憐的婦人實在死得太冤枉了。玉皇大帝知道這件事以後,一再責備雷公。雷公自己也很後悔,就向玉皇大帝解釋說:“我每次出巡,都是下雨天,大地一片黑暗,不容易看清楚,難免要出錯呀!”

玉皇大帝點點頭,心想,雷公雖然很正直,但是做事急躁又粗心,應該有個細心的人陪著他一起出去,才不會再犯錯。於是,玉皇大帝就封那位被雷劈死的年輕寡婦為閃電娘娘;同時,又賜給她一面專門掌管閃電的寶鏡。

從此以後,雷公與閃電娘娘每回都結伴出巡。起初,雷公還是急急躁躁的,一看到有人糟蹋米糧就想舉起斧頭、錘子劈下去。幸虧閃電娘娘在旁邊阻攔,並且一遍又一遍地用寶鏡把大地照得一片通明,讓雷公看清楚,免得誤劈了好人。

有一年春天,他倆又結伴出來巡視了。這時候,南方的稻田裡,農夫正忙著插秧。雷公看到農夫把一叢叢綠油油的秧苗拔起來,堆在田埂上,心想:“這些農人,怎麼這麼糟蹋稻子呢?秧苗長得那麼好,居然把它拔掉,實在太可惡了!”於是就舉起錘子,準備打死這些農夫。

閃電娘娘立刻伸手阻攔:“等一等,看清楚了再說!”她舉起了寶鏡,從鏡子裡射出一道耀眼的閃光,把地面的情景照得一清二楚。

這時候,雷公藉著閃光,才看到另一邊的田裡,農夫正把田埂上堆放的秧苗一叢叢分開,又一排一排整整齊齊地種在犁好的水田裡。

原來,農夫種稻是要先播種在小塊的秧田裡,等種子發出芽,長成嫩綠的秧苗後,再把秧苗移植到大片水田裡。經過閃電娘娘用寶鏡照清楚後,雷公嚇出了一身冷汗,差點又做錯一件大事了。

從此以後,雷公便非常信任閃電娘娘,每次要打雷以前,就先請閃電娘娘照個明白,才決定要不要打雷懲罰壞人。這就是現在我們在聽到雷聲之前,可以看到亮亮的閃電的緣故了。

雷公非常信任閃電娘娘,每次打雷前,

都先請閃電娘娘照個明白。

給媽媽的話:

“為什麼先有閃電,後有雷聲?”雖然科學知識能提供這個問題正確的答案,但是對孩子們而言,《雷公與閃電娘娘》的故事,是更為有趣的。從前的人非常珍惜萬物,尤其是糧食,所以長輩會告誡孩子們:“糟蹋食物會被雷公打死喲!”現在的物質豐富,許多人浪費成性,絲毫不知節儉。近年來國際間能源危機的紅燈頻頻亮起,在這樣的時刻,我們對孩子說雷公的故事,是更有意義的。

●圖畫為神話性彩畫,描繪雷公與閃電娘娘踏烏雲而來。因呼應陰天閃電打雷的自然天象,特意將烏雲畫得繁複細膩,好似雷電專用的交通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