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實用漢語課本
*第三十二課(複習)
小夥子:太巧了,我也姓馬,你叫我小馬吧。我看你的歲數跟我差不多,可能大一點兒。你今年有二十五六了吧?
小夥子:我見過幾位老外,他們漢語說得沒有你好,你說得最好。你們來中國留學,父母還得給你們很多錢吧?
馬大為:你累不累?我又熱又累,咱們喝點兒水吧。我說小馬,你在哪兒工作?
小夥子:是,就是那棵“迎客鬆”。大家都在那兒照相呢,咱們也去照張相吧。
馬大為:好極了,黃山的名勝古蹟我差不多都欣賞了。美麗的黃山真是名不虛傳。
馬大為:這是跟一起旅行的中國朋友學的。不過,聊天兒的時候,幾個中國朋友把我圍在中間,問了很多問題,問得我沒辦法回答。
馬大為:差不多把個人的隱私都問到了。比如,問我多大、家裡有幾口人、每月掙多少錢、結婚沒有、有沒有住房什麼的。對了,還問我的揹包是多少錢買的。
馬大為:可是我們認為這些都是個人的隱私。別人願意說,你可以聽著;如果別人不想說,這些問題就不能問。
宋華:對這些問題,我們的看法是不太一樣。我們認為,問這些祇表示友好和關心。
馬大為:我拿多少工資是我自己的事兒,他為什麼要知道?我被他們問得不知道該怎麼辦,這哪兒是關心?
宋華:問問題的小夥子可能很少見到外國人,他有點兒好奇,就問得多一些。你知道嗎?中國人以前收入都不太高,收入當然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兒。所以互相問工資是表示關心。
馬大為:哦,是這樣。可是,我問那個小夥子每月掙多少錢,他也不願意把他的工資收入清清楚楚地告訴我。
宋華:可以說以前這不是隱私,可是現在是了,這樣的問題現在也不能問了。不過,這也是向西方文化學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