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代中文

408 他們的選擇

1

王麗華:魯亞,來公園散步嗎?

魯亞:麗華,好久不見,我在圖書館坐太久了,出來走一走。

王麗華:最近在忙什麼?論文寫完了嗎?

魯亞:論文寫得差不多了,你呢,在忙什麼?

王麗華:我姐姐上個月生了個兒子,有時候我會去幫她照顧一下孩子。

魯亞:恭喜恭喜,那麼你當阿姨嘍。

王麗華:是啊!沒想到我居然這麼快就當阿姨了。

魯亞:對了,有一件事我一直覺得很不可思議,但是又不好意思問。

王麗華:有話直說吧,反正我們那麼熟了,就算你說錯了,我也不會生氣的。

魯亞:我常來公園散步,不只看過一次娃娃推車裡坐著的並不是小孩,而是一隻狗。臺灣人瘋了嗎?

王麗華:哈!哈!哈!那是因為現在不少臺灣人覺得養孩子又花錢又辛苦,結了婚不生小孩的人,就會考慮養寵物代替小孩;至於不婚的人因為獨自一人生活,難免會覺得孤單寂寞,因此就想養寵物陪伴。你常看到狗坐娃娃車的事就不足為奇了。

魯亞:養一個孩子所需要的費用當然遠遠超過養一隻狗,但是你們不是有傳宗接代的觀念嗎?

王麗華:年輕的一代不願意像父母一樣被婚姻及家庭束縛,更喜歡追求自由,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;老一輩的人倒是還有這種觀念。

魯亞:難道政府沒有推行什麼政策來鼓勵生育嗎?

王麗華:雖然政府提出了一些補助生育的政策,但是一般人還是覺得補助得不夠,所以寧可選擇不生孩子。

魯亞:那麼,臺灣以後會不會到處都只看得到老人呢?

王麗華:很多夫婦就算願意生孩子,大多數也只生一個,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或獨生女。

魯亞:中國以前施行「一胎化政策」,大部分的家庭也只有一個孩子。

王麗華:是啊,結果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寵壞了。孩子少對很多職業的影響也很大,像老師、婦產科醫生等。

魯亞:難怪我的朋友最近失業了。她本來在補習班教英文,可是老闆告訴她,最近學生越來越少,所以不得不結束營業。這下子她得另外再找工作了。

2

不婚、不生的家庭現象

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,臺灣已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。越來越多的人不結婚,他們覺得寧缺勿濫,只要合不來就分手。結了婚的人動不動就離婚,哪裡會考慮生兒育女這件事呢?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學歷越高者,生育的孩子越少,結婚年齡和生育的年齡也較大。

不婚、不生也使不少行業受到重大影響,不少幼稚園及學校都因為招生困難,只好不斷地減班。沒想到臺灣人這種不婚不生的現象居然也影響到了白如玉。昨天補習班的林老闆告訴她,補習班將營業到這個月底。因為「少子化」的關係,這幾年很多連鎖的兒童美語補習班都倒閉了,更何況他這個小補習班呢?

除了補習班無法繼續經營下去以外,林老闆更擔心的是臺灣的未來。年輕人看不到遠景,只想過著獨善其身的生活。社會上沒有足夠的年輕人加入,經濟的發展更是停滯不前。人口老化,也給社會帶來很大的負擔。目前政府針對「少子化」提出的辦法,包括多項鼓勵生育的措施。從未婚生子減稅、延長產假、改善托育環境到笫三胎每個月可領三千元直到孩子成年等。

要鼓勵生育,給錢並不是一個好辦法,除非政府能針對整體環境來改善,否則婦女還是不會有生育的意願。以前祖父母能幫忙照顧孫子、孫女,但是現代人晚婚、晚生育,同時要照顧老一代和新一代,要負擔的責任更重,因此就更不願意生育了。政府雖然提出了不少政策,但是實現這些政策的預算常需要幾十億元,對國家財政是另一項沉重的負擔。政府如何有效改善臺灣婦女生育的環境,正考驗著政府的智慧。

=====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