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聲童話

# 九月十二日 山頂上的石頭羊

我國南方有一座靠海的大城廣州,據說廣州原來叫五羊城。這名字的由來,還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呢!

很久很久以前,現在的廣州一帶,還是一片綠色的荒野,只住著幾戶從北方搬來墾地種田的人家,他們簡陋的茅草屋三三兩兩地散佈在山腳下或溪流邊。

靠海有一座小山,叫做坡山。坡山的山頂長滿了嫩綠的青草,像毛氈子一樣柔軟。站在這裡可以望見藍色的大海,風景優美極了。

坡山山腳下住著一對父子,兩人種田過日子。父親老了,蒼蒼的白髮,彎彎的背,鋤頭也拿不動了;兒子阿生卻是年輕力壯,胳臂粗,肩膀寬,做起事來一人抵兩人。阿生非常孝順,他怕父親累著了,什麼粗重的工作都搶在父親前頭做,只讓父親喂喂雞、養養鴨,做些輕鬆的事。不忙的時候,阿生就扶著父親走到坡山頂,坐在青草地上,一邊看海,一邊同父親談天說地,好讓父親忘了老年的寂寞。父子倆雖然過得清苦,卻也很快樂。

可是不幸的事卻發生了。這一年,坡山下鬧大水災,田裡原來長得好好的莊稼全被大水沖走,附近的人家沒有收成,生活艱苦極了,連三餐都成問題。鐵石心腸的縣官知道了這件事,卻一點也不同情,照樣強迫每一家像以前那樣在年底交出兩大擔穀子,交不出的人就被抓到牢裡關起來。阿生家裡也交不出兩擔穀子,父子倆十分憂愁。

這一天,阿生一早就出門去探聽一下該怎麼辦才好,父親餓病了,虛弱地躺在床上。突然家裡闖進幾個官差,他們不管三七二十一,粗手粗腳地一把抓起老人,就把他帶走了。

阿生回家以後,知道父親被抓走了,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。他一路找到官府,官差卻告訴他說:“你什麼時候交出兩擔穀子,我們就什麼時候放你爸爸。”

阿生只得慢慢走回家。他不知道自己能到哪裡弄兩大擔穀子去救回父親,越想越傷心,就坐在家門口,放聲大哭起來。

這時坡山頂上,有五個神仙坐在草地上下棋看風景,旁邊五隻羊正低著頭嚼青草。阿生的哭聲傳到坡山頂上,一個仙人掐著指頭算了一下,說:“可憐山下的孝子,正為交不出穀子、救不回父親在大哭呢!我們去幫幫他的忙吧!”其他的仙人點點頭,便各自騎上一隻羊,飛到山下。

阿生淚汪汪地看見坡山上飛下來五個老人,他們穿著不同顏色的衣服,騎在五隻顏色不同的羊背上,每個人的手上還拿著束嫩綠的秧苗。

鬍子最白最長的一個老人對阿生說:“好孩子,我們是南海五仙人,特地來幫你救父親的。你看,我們帶了一些神奇的秧苗給你。你把這些秧苗插下田以後,每一株都會抽出六枝稻穗,結出來的稻穀又大又香,而且只要在早晨種下去,中午就可以收割。收下來的穀子,你可以留一點做種子,其他的足夠你去交給官府了。”

南海仙人送給阿生的秧苗,早晨才種下,中午就可以收割了。邊框模仿清朝織錦圖案繪成。

阿生一聽這話,眉頭都展開了,高興地跪下來直磕頭。等他再抬頭一看,五個仙人又騎著羊,緩緩飛上坡山去了。

第二天天剛亮,阿生就把秧苗小心地插在田裡。這些秧苗果真神奇。它們一下地,馬上一寸寸地抽長,一兩個時辰的工夫就全開花了,再一兩個時辰又全結穗了,而且每棵都抽出六枝穗,每枝穗上都結滿了沉甸甸的金黃穀子!阿生連忙割下稻子,等穀子打下來以後,他留了一點做種子,其他的滿滿裝了兩大擔。

阿生飛快地挑著兩擔穀子,跑到縣衙門去。縣官看到他的穀子特別肥大,就抓了一把,放在兩塊小木板中間壓一壓、磨一磨,只見磨出來的白米粒,頭圓尾尖,油潤得像是晶瑩的黃玉。縣官心裡一邊想:“這麼好的白米,大概只有皇帝老爺才吃得著!”一邊卻板起臉孔大喝道:“外面正鬧災荒,你哪兒來的這些好穀子?是不是偷的?快快直說,要不然,打你一百大板!”

阿生只好把仙人給他神奇秧苗的事說了出來。縣官一聽,心裡立刻起了一個壞念頭,他一面下令釋放阿生的父親,一面派出好幾個高壯的官差去坡山上抓那五個仙人,好向仙人要些秧苗,發一筆大大的橫財。

阿生聽到縣官要抓那五個仙人,趕忙背了父親,快步往家裡跑。他一把父親安頓好,就立刻從小路趕到坡山頂上。遠遠地果真望見五個仙人還並排坐在草地上,五隻羊兒在山坡上頂犄角玩。

阿生跑到仙人面前,上氣不接下氣地把縣官派人來抓他們的事說了。仙人聽了,只是微微一笑,點點頭說:“別擔心,我們自然會應付的。你趕忙回去吧,以後你把家裡留的那些好谷種種在田裡,就不愁沒有吃的了。”

阿生道了謝便下山去。不一會,一隊惡狼似的官差來到坡山頂,拿出武器,撲過去抓仙人,想不到卻撲了個空,大家四腳朝天地倒在地上,還來不及爬起來,就看見五個仙人輕輕拂動衣袖,慢慢地升到空中,消失在雲裡。

那些官差睜大眼睛望得出神,突然聽到“咩咩”的羊叫聲,他們回過頭,看到山坡上有五隻顏色不同的羊正在吃草。一個官差說:“這五隻羊一定不是普通的羊,我們抓不到人,就抓五隻羊回去交差吧!”

說抓就抓,他們看準了自己要抓的羊,便撲了過去。羊倒是沒跑,於是有的人拉住羊角,有的人捉住羊腿,有的人抱住羊身體,有的人扯住羊尾巴,還有的人用繩子小心地套住羊脖子。

忙了半天,總算把羊都綁住了,官差便一扯繩子,要把五隻羊帶下山。可是任憑他們怎麼使出吃奶的力氣又推又拉,羊卻總是一動也不動。官差漲紅了臉,拿起皮鞭拼命往羊身上抽,皮鞭都抽斷了,羊兒還是一步都不肯動。一個官差伸手拍拍羊的身體,啊!硬硬粗粗的,這哪裡是真羊?原來羊兒已經變成了石頭羊,四條腿像生了根一樣穩穩地站在山坡上。

官差使盡吃奶的力氣又推又拉,五隻不同顏色的羊卻一動也不動。

官差只有空著手,垂頭喪氣地回去。

至於阿生和父親呢?他們年年播下神奇的種子,雖然稻穀成熟的時間不像第一次那樣快,得要半年才行,但是結出來的穀子又大又多,他們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。阿生又送了一些神奇的種子給鄰居,使這地方年年豐收,人人過好日子。

這件事傳開以後,越來越多人搬到坡山底下。漸漸地,小村變成小鎮,小鎮變成小城,小城變成大城,大家就把這座大城叫做五羊城。雖然坡山頂上的石羊已經不見了,但是每回大家走過坡山這地方,還會想起孝子阿生的故事,並且說:“看,這就是從前五個仙人降臨的地方啊!”

給媽媽的話:

五羊城就是今天的廣州市,它是中國南方最大的都市。這篇故事不僅是一則地理遺蹟的傳說,故事裡五仙人贈送的神奇秧苗使稻米產量增加的情節,也暗示品種改良在南方開發史上的重要性。

●大圖為神話性彩畫,邊框仿清朝織錦。此外,另有五隻羊分散頁面,神情俏皮,似在耍弄官差,一副“看你能奈我何”的模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