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聲童話
# 八月十四日 砍不倒的桂樹
月亮一天比一天圓了,明天就是中秋,小朋友,你能不能想象:月亮上除了兔子,還有一棵高高的大桂樹,和一個舉著斧頭、鏗鏗砍樹的人呢?這人的名字叫做吳剛,原來住在地上,後來怎麼又跑到月亮上去砍樹了呢?現在,就讓我們聽聽他的故事吧。
吳剛的胳膊粗、嗓門大,只要他隨便吆喝一聲,順手就可以從土裡拔起一棵半人高的小樹,就像拔斷一根小草一樣容易。同時,吳剛也是一個很聰明的人。
可是吳剛做起事來一點耐心也沒有,學了三天木匠手藝就發懶,當了兩天布店學徒又嫌煩,乾脆跑回家去學種田。但是他當真肯用心學做農夫嗎?他的田裡,野草長得比稻子還高,他卻悠閒地在田埂上逛來逛去,望著天空出神。
“吳剛,你到底想做什麼呢?”別人問他。
“我這麼聰明能幹,”吳剛撇撇嘴,把頭抬得高高的說,“怎麼能跟普通人一樣,做那些又簡單、又沒趣的工作呢?”
那麼,吳剛究竟想做什麼事情呢?原來他想做又不吃力、又偉大的事情,可是天下哪有這種舒服事?想著想著,他也煩惱起來。
“對了!”吳剛腦海裡突然靈光一現,他高興得跳起來,大叫大嚷,“我為什麼不去做神仙呢?住在天上的神仙多快樂啊!”
吳剛決心去學仙。他走了整整一百天的路,一個人走進深山,終於在老松樹下找到了白鬍子的神仙。吳剛就抱著拳說:“老神仙,我走了老遠的路,才找到你,請你快教我做仙人的方法吧!”
白鬍子神仙摸了摸長長的鬍子,說:“做神仙,可不是玩兒的,得下許多工夫,你辦得到嗎?”
吳剛把頭猛點,連聲說:“會的會的會的。”
白鬍子神仙看吳剛誠心誠意的樣子,就說:“學神仙,首先要懂得給人治病,解除別人身上的痛苦,明天你就先跟我進山學採藥吧!”
吳剛想:“這太簡單啦!”就跟著白鬍子神仙去採藥,一連爬了十天的山。白鬍子神仙很細心地告訴吳剛,這種草能治什麼病,那種草能治什麼病。吳剛還沒聽完心就煩了,不高興地嚷:“神仙應該逍遙快樂,你為什麼要我辛辛苦苦爬山採藥呢?”
白鬍子神仙笑著說:“我爬山採藥的時候,想著能幫助別人,心裡很快樂,一點也不覺得辛苦啊!”
吳剛皺著眉頭叫道:“神仙在天上飛來飛去才快樂,爬山採藥有什麼趣味?”
白鬍子神仙望著吳剛不耐煩的樣子,搖了搖頭,說:“我看你大概還不懂做神仙的道理。這樣吧!我們不採藥了,我給你一本天書,你好好讀一讀,把天地萬物的道理弄通再說。”
吳剛把天書接過來,問說:“把這本書讀通了,是不是就可以變神仙啦?”
白鬍子神仙說:“你把道理學通了,心裡就會覺得自由自在,那時候再學仙,就容易多了。”
吳剛聽了很歡喜,天天跟著白鬍子神仙學天書。學了幾天,吳剛又沉不住氣了。白鬍子神仙講書講得津津有味,吳剛在旁邊,老想打瞌睡。有一回他打瞌睡失了神,竟一頭撞到白鬍子神仙身上。吳剛驚醒過來,非但不覺得難為情,反而振振有詞地說:“做神仙,哪裡有隻抱著一本薄薄的小書,讀過來念過去的道理呢?”
“可惜啊可惜!”白鬍子神仙很不高興地說,“我白白講了一個月的道理,你一個字也沒學到。吳剛,你學做神仙,到底想做些什麼呢?”
吳剛這句話可聽見了,他毫不考慮地說:“我想學飛,想飛到月亮上去玩玩!”
“好吧,”老神仙嘆了一口氣,“我就帶你到月亮上去,你把眼睛閉上。”
老神仙舉起扇子,輕輕一扇,吳剛的身體居然很快飛了起來。只聽到耳邊“呼 呼 ”的風聲,也不知道飛了多久,吳剛聽到老神仙叫他的名字。
“吳剛,看看四周吧!”白鬍子神仙用扇子敲敲吳剛的額頭說,“這就是你要來的地方了。”
一下子,風聲停了,吳剛趕緊睜開眼睛一看。哎喲!他只看見一大片光禿禿的土地,遠遠的一堆石頭旁,好像有棵大樹,就什麼也沒有了。吳剛嚇了一跳,拉著白鬍子神仙問:“這是什麼地方,怎會這麼荒涼?”
白鬍子神仙笑著說:“你不是想到月亮上來嗎?這裡就是月亮啦,你仔細看看玩玩吧!”
吳剛很好奇,東走走,西逛逛,到了石堆旁的大樹下。這棵大樹也真奇怪,枝幹上開滿了碗大的花朵,淺黃的花瓣散發著一陣又一陣醉人的清香。他懶懶地問:“這是什麼樹啊?”
白鬍子神仙說:“這是一棵桂樹,有五百多丈高,你在人間,永遠看不到這麼大的樹。”
吳剛玩夠了,說:“月亮裡只有這棵桂樹還可以看看,其他的都不好玩。我玩夠了,可以回去了吧!”
白鬍子神仙說:“剛才我幫助你飛到月亮上,現在,你得自己飛回去。”
吳剛眨眨眼說:“我自己不會飛啊,我又不是神仙。”
白鬍子神仙指著石堆旁的一把大斧頭,說:“你用這把大斧頭,把這棵桂樹砍倒,就可以成仙,自己飛回地面去了。”
“鏗鏗鏗!”荒涼的月亮上,吳剛孤零零一個人揮著斧頭砍桂樹。
吳剛聽了,非常高興:“砍樹最簡單了,原來做神仙這麼簡單,你怎麼不早告訴我!”
吳剛取了斧頭,大喝三聲,就往樹上猛砍了三斧頭:“鏗!鏗!鏗!”
他放下斧頭,擦擦汗,再往樹幹上一看,奇怪極了!樹幹上怎麼一點斧頭砍傷的痕跡也沒有。他明明記得,砍一斧頭,樹幹上就有一道缺口的,現在居然通通不見了!
吳剛急得哇哇大叫,白鬍子神仙卻哈哈大笑,說:“這棵桂樹,又叫做‘三百斧頭’,有耐心的人,心平氣和地砍三百斧頭,就可以把它砍倒;沒有耐心的人,砍了也是白砍,你砍下這一道缺口,斧頭一拿開,缺口立刻長好。”
吳剛聽了,只好告訴自己說:“好吧,就讓我耐住性子再試試看吧。”
吳剛試著使自己心情平靜下來,才舉起斧頭,用力一砍,樹上果然有一點缺痕,他心平氣和地砍了十幾下,樹幹上就有了一個大大的裂口。
可惜,吳剛天生懶惰、缺乏耐性,他砍了兩百多下,眼看桂樹馬上就要被砍倒了,偏偏他心裡又煩躁起來,他一發懶,把斧頭一扔,倒在地上就呼呼大睡。醒過來一看,樹幹上一點痕跡都沒有,所有的斧痕都在他睡覺的時候生長平復了。再看看,白鬍子老神仙也不見了,只留他一人孤零零在月亮上。
這下子,吳剛只好獨個兒留在月亮上當樵夫,不斷地砍桂樹。他砍了又睡,睡醒又砍。偏偏他耐心不夠,每回都不能平心靜氣砍完三百斧頭,所以一直不能飛回地面上。
白鬍子神仙早就回到深山裡,過著平靜快樂的日子。每當月圓的時候,他總要抬頭看看天上的月亮,自言自語地說:“我真想念吳剛,不知道這孩子學會了做神仙的耐心沒有?”白鬍子神仙摸了摸他的鬍子,說:“一個人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,別說做神仙,就是做工、種田、做買賣,也是做不出成績來的啊!”
直到今天,吳剛還留在月亮上砍桂樹哩!月亮出來的時候,你仔細聽聽,天上有沒有傳來“鏗鏗”的砍桂樹聲音呢?如果有的話,那一定是吳剛又在皎潔的月亮上訓練他的耐心啦!
唐朝段成式所著《酉陽雜俎》一書最早提到吳剛伐桂的故事,但也只簡單記載了吳剛學仙犯錯,被罰伐桂,而永無成功希望,因為桂樹是砍不倒的。明知長夜無盡,卻奮鬥不懈,固然是悲劇英雄的典型,但為了給予孩子更積極昂揚的啟示,改寫時增添了人不可好高騖遠,才能逍遙似神仙的觀念。
●圖畫仿造木刻版畫的形式,有陰刻與陽刻兩種技法:人物為陽刻,表現吳剛的雄偉;樹身則仿陰刻,在黑沉的襯底上畫出線條,以示桂樹堅實砍不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