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聲童話

# 七月十一日 回頭望孃的龍

四川的岷江上,有座非常有名的水利工程“都江堰”。在都江堰這一帶的岷江水道,一連彎彎曲曲地拐了七十二個彎,叫做“望娘灘”。為什麼會有這個名稱呢?原來有這樣的一個故事。

山後的莊子裡,有一戶屋頂都破了的茅屋,小齊和娘就在這裡相依為命地生活。

小齊有個高高的前額,有雙亮亮的眼睛,又聰明又懂事,而且非常孝順。孃的身體不好,粗重的活兒像打水、挑柴啦,小齊都會挺著小身子“嘿喲嘿喲”地幫娘分擔。才七歲,他就能揹著大籮筐,拿著彎彎的鐮刀去割草,換些米麵回來。

每天下午,娘替他繫上斗笠,對他說:“別走遠了,早點回家哦!”小齊點點頭出門去了。一到傍晚,娘做好了飯,就會站在門口等小齊回家。雖然生活窮苦,但是母子倆心裡很快樂。

這天小齊又和莊子裡的孩子一同上草坡去割草,他們比賽看誰割得多又快。個頭兒最小的小齊,彎下腰,一把攏著草,“唰唰唰”地割得飛快,不一會兒,就搶了先,把筐子裝得滿滿的。

“我的筐子滿了,今天我可以早些回家啦,我娘一定很高興!”小齊抹去汗珠,笑著揮手和同伴說,“明兒見!”

“哎呀,還早嘛!你幹嗎急著回家,我們先玩一會兒‘騎馬打仗’再回家也不晚啊!”大個子虎兒說。

“是嘛,是嘛!”大家都這麼說。

禁不起虎兒他們連說帶拉的,小齊終於解下籮筐,和大家圍個圈兒猜一遍拳,分成兩隊,然後吆喝著玩鬧起來。一仗打下來,小齊這隊打輸了,他們的老規矩是:輸了就得把自己的草分給贏的人。

筐裡空空的,沒有一根草,小齊背起大籮筐,對自己說:“空著籮筐回家,娘雖然不會罵我,但是她一定會失望,怎麼辦好呢?我得再割些草才行。”

可是這片草坡都割得光禿禿的了,到哪裡去割草來裝滿一籮筐呢?小齊心裡一急,不禁越走越快,沿著山坡找了又找,不知不覺翻過了山嶺。

山的這一邊竟有一條白色絲綢般的大江,小齊從來沒有見過這麼長這麼寬的大江,不禁吃驚得睜大了眼睛。更叫他開心的是,山坡上有塊碧油油的青草地,草又高又嫩,還散發出淡淡的草香。小齊發現這塊青草地的泥土特別溼潤,也沒工夫想為什麼會這樣,就趕快拿鐮刀“唰唰唰”飛快地割。說也奇怪,這片草地割完,不多不少剛好裝滿一籮筐。

第二天,小齊又翻過山嶺來,只見昨天剛割過的草地,一夜間又長滿了青青嫩嫩的草。他從來沒有見過長得這麼快的草地,真是神奇啊!於是第三天、第四天……小齊天天都來,每回的草都不多不少剛好一籮筐。

小齊得意地把這件事告訴了娘。

娘摸摸他的小腦袋說:“草多草少不要緊,翻過山嶺可太遠了。以後不要再去了,知道嗎?”

但是小齊想:“我再去一趟,把那兒的草連根挖些回來,種在門前,說不定也會長出大片神奇的青草呢。這樣我以後就可以多陪娘說說話,或是替娘多做些活兒。這是最後一次了,以後我就不去了。”

小齊主意打定,他又去了。半路上遇見了莊子裡虎兒那幾個小孩,他們一鬨也跟著翻過山嶺。

草坡上一片笑鬧,一群小孩有的割草、有的玩騎馬打仗,只有小齊跪在溼潤的草地上,費力地挖草根。挖著挖著……忽然草根下面閃出一片雪燦燦的光來,亮得眼睛都花了。小齊仔細一看,“哇!”他叫起來,那竟是一顆滴溜溜的寶貝珠子!怪不得這塊青草地的泥土特別溼潤,怪不得這一片草割掉以後,只要隔一個晚上,又會濃濃密密地長起來,原來是因為泥土底下埋了一顆神奇的龍珠。

小齊跪在草地上,費力地挖草根,挖著挖著……忽然草根下面出現一顆滴溜溜的寶珠。

同伴看他捧著這樣一個稀奇寶貝,全都擁上來搶著要。小齊轉身就要逃回家,卻一把被大個子虎兒揪住。忙亂中他一彎腰,把珠子塞進嘴裡,還沒站直身子,十來只烏黑的小泥手齊來掰他的拳頭,沒有珠子,那些小泥手又在他的衣兜裡亂掏。

一個孩子大叫:“我知道,一定在他嘴巴里!”

小齊用力一揮手臂,拼命衝出去,那群孩子卻一個也不放鬆,全都叫著喊著追上來。小齊步子小,一下被拉住腳,他使勁一掙,誰知道,一不小心,那顆滴溜溜的圓珠子竟在這個時候,“咕嚕”一聲滑進小齊肚子裡了。

剎那間,亮眼的太陽不見了,烏雲像長了大翅膀,一下把天遮暗了。一陣狂風呼呼捲過來,竟把小齊高高地捲上了天。那群孩子東倒西歪的,眼看小齊跌落在都江堰的水壩旁邊,都嚇呆了,趕快沒命地跑回家去告訴大人。

小齊的娘一聽,奔呀跑啊翻過山,奔呀跑啊來到水壩旁邊,只見小齊趴在江邊,喘著氣大口大口喝著江水。

“小齊,小齊!”娘一喊,小齊就抬起頭看了看娘,然後又低下頭,“咕嚕咕嚕”猛喝江水。吞下珠子的小齊,口渴得不得了,江水都像要被他喝乾了!他一邊喝,一邊身子不停地舞動,好像發了瘋。

娘心痛極了,正要上前攬小齊的小腦袋,卻發現他的頭上怎麼凸起了兩隻硬硬的犄角!娘不住發著抖,想要摟住小齊的小身子,卻看見他的身子越來越長,上面長出了一片片紅亮亮的鱗。娘急急拉住小齊的腳,只見他的腳已經變成粗大的龍爪子了。

小齊變成一條大龍了!他舞動身子,跳進大江,疾疾地衝向前,激起沖天的水花。

“小齊,你快回來啊!”娘伸著手大喊。

小齊變成的大龍已經衝向前老遠了,他收不住腳,但是聽到娘叫,忍不住迴轉頭來依戀地看娘一眼。這一扭頭,激得浪濤翻攪,而尾巴在江岸上一掃,便掃出了一個大灣。

“我的小齊,你快回來啊!”娘又哭著大聲叫喚,大龍回頭一望,尾巴又在江岸上掃出一個河灣。

娘不顧一切,沿著江邊跌跌撞撞地追趕上去,娘一連喊了七十二回,大龍回頭七十二次,江岸上也就被他的尾巴掃出了彎彎曲曲的七十二個灣。大龍已經一路掀起翻騰的浪花,衝到了都江堰的盡頭,不得不飛上天去。終於,大龍不見了!他不再回頭望一望娘了!

從此,岷江上都江堰這一帶多了七十二個彎彎曲曲的河灣,當地人就把這裡叫做“望娘灘”。

小齊變成的大龍已經衝向前面老遠,他收不住腳,但是聽到娘叫,就回轉頭來依戀地看娘一眼。娘喊了七十二回,大龍回頭七十二次,江岸也就被他的尾巴掃出七十二個灣。

給媽媽的話:

母子的情分是最濃郁的,莊子也說:“子之愛親,命也,不可解於心。”故事中小齊變成龍了,多麼耀眼崢嶸啊!可是母子分別,卻是人世間最慘痛的事。這個故事流傳在四川岷江都江堰一帶,是一則地理風土的古老傳說。

● 圖畫模仿顧愷之《洛神圖》的風格繪成,包括龍的造型、山勢、樹木、水紋、雲紋等,色彩濃豔而不失雅緻,畫法古樸,場景大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