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聲童話

# 七月四日 清晨舞劍的少年

經過三國時代五十多年的混亂以後,晉朝統一了中原。不久,晉朝內部又發生亂事,國勢一下子變得很衰弱,中國北半部的土地就被五個胡人種族 匈奴、鮮卑、羯、氐、羌分別佔領了。匈奴族中有一支是冒頓單于的後代,更乘機攻進晉朝的首都洛陽,燒燬了皇宮,殺死了太子,又把皇帝和很多大臣俘虜到北方去。

在這種情況下,人們一聽到“匈奴”兩個字,都會嚇得渾身顫抖。這時候卻有一個年輕人,滿懷悲憤,一心想要打敗匈奴,雪恥復仇。他,就是祖逖。

祖逖在少年時代就喜歡騎馬舞劍。他知道救國不能只憑一股熱情,還要練成一身好本事,努力讀書和學習兵法才行。

然而,很奇怪的是,那時候有很多年輕人,一點也不關心國家的命運。只喜歡三五個人聚在一起,聊天,喝酒,說些玄妙奇怪的道理。聊夠了,喝足了,就披頭散髮,隨地一躺,認為這樣才是清高脫俗。

祖逖和這樣的年輕人一句也談不來。他只結交了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 劉琨,兩人經常一起讀書、一起討論國事。

這時候,被匈奴擄走的晉朝皇帝,受盡了各種侮辱。有一次,匈奴王舉行盛大的酒宴,招待各國貴賓,竟然命令晉朝皇帝穿戴上僕人的破衣、破帽,拿著酒壺給客人倒酒。那些被俘虜的晉朝臣子,看到皇帝受到這樣大的侮辱,被當做僕人使喚,都忍不住抱頭痛哭。匈奴王看不順眼,就把晉朝皇帝和臣子一起殺了,晉朝只好另外擁立一位新皇帝。

船到江水中央,祖逖用力拍打著船槳,指著江水發誓:『我要是不能趕走胡人,收復國土,就和這滾滾的江水一樣,一去不回頭!』

祖逖聽到這個消息,心裡又難過,又氣憤。他握緊拳頭對好朋友劉琨說:“國家的前途,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,我們應該奮發起來,不能再任由外族這樣欺負了。如果國家在我們這一代滅亡,就是我們最大的恥辱。”

祖逖拍拍劉琨的肩膀,又說:“要救國,必須先有健康的身體。將來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,我們就可以把自己貢獻出來。從明天起,我們早點起床鍛鍊身體吧!”

第二天清晨,天還沒亮,大地一片寂靜。突然 “喔!喔!喔 ”遠處傳來一陣嘹亮的雞啼。

祖逖一腳踢開溫暖的被窩,跳起來叫醒劉琨:“你聽,雞叫了,它是在催我們快點起來鍛鍊。”

清晨一聽到雞啼,祖逖和劉琨就起來舞劍。

第二天清晨,天還沒亮,大地一片寂靜。突然 “喔!喔!喔 ”遠處傳來一陣嘹亮的雞啼。

祖逖一腳踢開溫暖的被窩,跳起來叫醒劉琨:“你聽,雞叫了,它是在催我們快點起來鍛鍊。”

“對,不能再貪睡了。”劉琨也一骨碌跳下床。

兩人走進院子,只見地上鋪滿銀白色的寒霜。刺骨的冷風吹得他們忍不住打了個冷戰。祖逖就對劉琨說:“我們來舞劍吧。好久沒有和你切磋、較量,劍法一定生疏了不少。”

“好,來吧!”劉琨也同意了。兩人就取出寶劍,虎虎生風地比畫起來。

剛開始,他們出的劍招都比較慢,但是不一會兒,就越比越純熟、越舞越迅速。只見兩道一閃一閃的劍影,忽高忽低,你來我往。祖逖和劉琨兩人也像兩條飛躥的影子,一會兒跳得老高,一會兒低身躲閃。舞著、比著,兩人渾身都冒汗了,天色也漸漸亮了。

從那天起,每天早上公雞一叫,他們就起來認真地舞劍。可是卻有許多人譏笑祖逖他們說:“傻瓜,被窩裡多舒服,睡飽一點不是很好嗎?”

這時候晉朝國勢越來越弱,新皇帝繼位不久,又被匈奴王俘虜走了。匈奴王手下有一個猛將石勒,更率領一支騎兵,到中原殺人、放火、搶糧食,一步步佔領了晉朝的土地。老百姓心裡害怕極了,紛紛收拾衣物,跟隨政府渡過長江,向南方逃命。祖逖也率領族人,一起搬到南方,在丞相司馬睿的手下做事。

到了這個地步,國家隨時都會滅亡。然而大部分的人還是過著放蕩的生活,許多大官也只想保住南方這塊樂土,根本沒有收復北方的打算。祖逖心裡實在悲憤極了,就親自去見丞相司馬睿,慷慨激昂地說:“這樣下去,國家很快就會滅亡,我們不能再貪圖享樂了。現在正是全國團結一致,抵抗敵人的時候。丞相如果有決心,請立刻撥一支軍隊給我。我要渡過長江,號召大家起來,把胡人趕走,收復北方失去的國土。”

他越說越激動,越說越大聲。丞相司馬睿不禁被他這番愛國熱誠感動了,立刻封他“奮威將軍”,給他帶兵的權力。可是,當時國家又殘破,又窮困,只能勉強撥給他一些糧餉和布匹。至於兵丁和武器,就得祖逖自己去想辦法。

北方的石勒有十萬大軍,又個個強悍勇猛。祖逖沒有一兵一卒,卻一點也不害怕。他勇敢地接下這個任務,號召了一百多名很會打仗的勇士,坐船渡過長江,準備和胡人拼死戰鬥。

船劃到大江中央的時候,祖逖回頭張望站在江岸上的父老,又低頭望望滾滾的江水,只見江水嘩啦嘩啦往東流。祖逖不禁熱血沸騰,他用力拍打著船槳,指著江水發誓:“我祖逖這次過了江,要是不能趕走胡人、收復國土,就和這滾滾的江水一樣,一去不回頭!”他的部下都被他這一番話感動得流下淚來,一個個握緊拳頭,下定決心要奮勇殺敵,不把胡人趕走,決不罷休。

祖逖渡江以後,許多留在北方的晉朝人,都紛紛加入他的軍隊。祖逖就率領這一支兩千多人的軍隊,向石勒的十萬大軍展開游擊戰。

因為祖逖肯和部下一起吃苦,將士都願意為他效命,打起仗來個個奮勇爭先,一開始就讓石勒吃了個大敗仗。這時候,突然傳來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:被俘虜的新皇帝受到匈奴王極大的侮辱。有一天,匈奴王出去打獵,卻叫晉朝皇帝在前面開路。原先屬於晉朝的老百姓看到了,都流著眼淚站在路邊。匈奴王很不高興,又把新皇帝給殺了。

祖逖每收復一塊土地,就安撫當地的老百姓,勸導他們耕種、織布,讓他們過安定自足的生活。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他,連石勒的手下也紛紛來投靠他。祖逖的軍隊陣容越來越堅強,士氣也越來越高昂。不久,終於把黃河以南大部分失土收復回來。

祖逖英勇的事蹟流傳到後來,產生了兩句成語,一句是表示努力奮發的“聞雞起舞”,另一句則是表示決心取勝的“擊楫中流”。千百年來,他那愛國的精神不知感動了多少後人!

西晉末年的永嘉之禍,是歷史上極大的恥辱,而當時社會風氣的敗壞、士大夫的放蕩,也是各朝代所不及的。在這樣的亂世中,幸而出現了英氣勃勃的愛國青年祖逖,聞雞起舞,積極北伐,終於收復黃河以南部分失土。祖逖的可貴處,在於不同流合汙,能立志遠大,化悲憤為行動。

●圖畫是以彩畫形式,表現朝氣蓬勃少年的故事。